首页
时政
社会
法治
教育
旅游
文化
财经
科技
乡村振兴
国际时事
每日早报
搜索
文章详情
打造“水下机器人”独角兽的成功之路
2023-03-21
来源:
打造“水下机器人”独角兽的成功之路
1994年,50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写过一篇《致新员工书》,其核心观点就一句话:“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2016年,创业两年的“华友”+“校友”张洵、周长根与杨洋,因错过行业风口期,逼到无路可退、弹尽粮绝的至暗时刻时,他们一定想起了老领导任总说过的这句话。
三位创始人张洵、周长根、杨洋,是毕业于吉林大学的校友。毕业后他们先后进入了华为公司,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在各自不同的领域熬成了技术骨干与高管。离开华为创业前,张洵已是华为核心算法部高级专家,周长根是华为日本地区部质量运营部部长,杨洋是华为海思手机芯片项目经理。即使他们在华为继续踏踏实实的奋斗,每年也有不菲的薪水,丰厚的年终奖金以及华为TUP虚拟股分红,“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但是,跟所有“大厂员工离职创业”的故事类似, 或许是因为鲜衣怒马的少年心有不甘,2014年,“华友”兼“校友”决定离职出来创业。
于是,凭着一腔热血,三位创始人把钱一凑,在南中国深圳这座充满创业激情的城市,热火朝天地开始干起来了。
出师未捷的至暗时刻
首次创业,败给了大势。到了2016年,无人机行业进入了红海,张洵、周长根、杨洋研发的无人机产品虽然在性能、品质、性价比上无懈可击,但却晚来了一步,错过了行业的机会窗口。有时市场就是这么残酷,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来了就只有吃灰,根本就卖不动。
可以说三人陷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当时的状态是非常痛苦的,大家凑的钱也花光了,事业也没有希望。特别是2015年深圳房价还翻倍增长,要知道当时创业有的是自己本来可以买房的钱,有的是把房子卖了来创业的,直接买房不是稳赚翻了个几倍吗?家属的埋怨,自己也觉得愧对家人、朋友;内心的煎熬那是没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在那个时候也没有了方向。
2016年,在无人机市场面临大疆一家独大,张洵、周长根等人“卖房创业”团队感到窒息绝望的时候,深圳市南山区科创委组织了一场路演活动,张洵、周长根等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拉到投资(因为团队已经弹尽粮绝没有钱了)。
结果评委们当头一盆冷水,最后项目被淘汰了,但是评委给了众人一个建议,水下目前做的人不多,现在国家也在鼓励海洋战略,深圳也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水下无人机还是一片蓝海,如果你们调整一下方向选择一个细分领域去做还是有机会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让张洵、周长根团队萌生调整产品计划的想法。趁此契机,他们对水下机器人市场进行了一番调研,发现市场对于相关产品的需求很迫切,水下将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市场。
此时恰好一位水下机器人专家有意愿加入团队,因此,2016年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成立,主攻水下机器人。团队快速调整方案,打磨出《一种基于半有缆技术的水下无人机项目》,获得了科创委50万雪中送碳的资助。继续开发完成了原型机验证和工程机样机试制。
完成原型机验证后,产品要实现量产,并推向市场,又需要一大笔资金。但此时,张洵、周长根团队带领着潜行创新公司,对水下无人机的蓝海方向更加笃定。带着第一款原型机,于2017年参加了南山区组织的创业之星大赛,获得了行业组第一名,得到了深创投的投资。同时凭借科创担保贷的200万资金贷款,完成了第一款产品的量产,并于2017年,在美国众筹平台Indiegogo完成50万美金众筹额。
凭借此亮眼成绩,2017年潜行创新获得浩方、银杏谷等机构数百万天使轮投资。2018年至2019年,深创投及多家投资机构,对潜行创新进行了数千万的Pre A及A轮投资。潜行创新迅速走上了发展了快车道,多款消费级水下无人机与轻工业级水下机器人产品相继全球发布,并获得了多项海内外的大奖。
至此,张洵、周长根的潜行创新公司,看上去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走上了顺势而为的风口赛道。
(周长根在创业大赛)
“水下机器人随着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突破,未来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需求会逐步打开。”潜行创新常务副总裁周长根在某次采访中介绍到,表示对水下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坚定看好。
在水下机器人领域,随着产品从军工领域向商业、民用等领域扩张,需求潜力巨大。如水下机器人在政企市场潜藏的广泛需求还未被满足,主要包括水产养殖监测,船体码头巡检,水库大坝巡检、市政管道及桥墩巡检等方面的场景应用。以水产养殖监测为例,我国渔业规模庞大,数据显示全国水产养殖场32000个,面积1000万公顷,而全球面积则超过6000万公顷。水下机器人可代替潜水员对鱼群网箱进行实时机动监测等,极大减少人工成本。水下机器人市场还蕴藏着巨大的爆发潜力。
潜行创新通过自主研发设计水下推进器、连接器、控制系统和水下硬件结构等技术,打破了原先相对传统和封闭的水下机器人产业链模式,将潜行创新的产品改良为更贴近消费市场的产品。
好风凭借力,2021年,潜行创新获得前海母基金、深创投、投控东海、梅花创投等机构数千万Pre-B轮投资,2022年获得深圳市南山战新投领投的千万元的B轮融资。至此,完成五轮、达亿元级别融资。
为抢占市场高地,从华为出来创业的潜行创新团队,或许看上去不像互联网创业那样身段轻盈,他们选择“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从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产业链层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技术方面,潜行创新目前已在水下图像色彩还原、超短基线的水声通讯技术、水下机器人控制算法、高效率矢量水下推进系统等方面完成技术布局。
在供应链和产业链方面,潜行创新自建3家工厂,并手握IPD开发流程、ERP的生产管理+自动化产线、自产水下电机等核心技术。
技术和产业链,成为了「潜行创新」构建竞争壁垒的两大关键词。
(创业故事原创歌剧《先行者》在深圳保利大剧院上演)
持续创业者永不倦怠
“创业会上瘾。”此话不假。
当所有人在2022年保住业绩活下来,尽量避免投资扩产的氛围下,潜行创新却逆势秀了一把“骚操作”——其内部推出“二次创业”,成功孵化出了“泳池清洁机器人”量产产品线。
即有创业的瘾,也有“第一性原理”的洞察。
2021年,专注于水下机器人的潜行创新团队,关注到了能在泳池中自动行走以清理池水、池壁、池底的沙尘、杂质和污垢的泳池清洁机器人市场。2021 年全球泳池清洁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8.449 亿美元。预计到2030 年,全球市场规 模将达到 25.835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以 14.1% 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增长。
而在这个快速增长的赛道,全球玩家并不多,潜行创新,一家艰难创业成长起来的“水下机器人”企业,能够杀入这个赛道吗?
如果我们用“第一性原理”来分析,这个赛道太适合潜行创新了!“泳池清洁机器人”,不正是“水下机器人”的一种吗?
一通分析下来,张洵、周长根等人连连感叹,这真是老天爷赏饭啊!
首先,因为在水下作业,机器人需要有很好的防水性,全方位的流体动力学设计;其次,在可靠性上,需要有水下产品结构件研发的经验,多项硬软件一体化的水下技术;最后,需要有在水下的路径导航算法——这些都是潜行创新最擅长的老本行。
此外,水下电机作为决定吸污能力,提供履带附着力(移动,爬墙)的关键部件,更是潜行创新的看家本领。
因为这款潜行创新最新自研的超长寿命深海技术BLDC无刷电机,最大防水深度达200米,用来泳池清洁机器人上简直大才小用。此外,还有无电火花,减少干扰,运转顺畅,动力稳定可靠的特点。正因有了来自深海技术电机及控制算法的加持,潜行创新于2022年泳洁清洁机器人CHASING CM600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市场,连续6个月达到了月复合60%的快速增长,已经具备成为公司营收第二增长极的潜力。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水下机器人行业独角兽。也是过去和未来十年,中国智能制造和智能工业大复兴的历史的缩影。
全球科技制造行业产业转移、商业模式变化、资本市场的繁荣和支持、企业家精神和中国工程师红利交相辉映,勾勒出了一个波浪壮阔、英雄辈出的创业年代。
无数创业的企业家,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和风口赛道,希望复制中国的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走过的产业之路,自强不息,步步为营,最终打败西方巨头,成长为主导万亿级市场的引领者,完成逆袭。
一次次的失败却从不言放弃,一次次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浴火重生,才能成为凤凰。这样的故事,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四十年来奋斗和崛起的缩影吗?
体教融合、一县一品,会昌县隆重举办中小学跳绳比赛
2023年3月19日,首届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在全民健身体育馆正式拉开序幕。
这届由会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会昌县跳绳协会、上海市跳绳协会共同奉献的校园体育盛事,吸引了全县共48所学校、近600名学生的参与。
原赣州市体育局二级调研员潘志超同志,会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工委书记、局长刘熔同志,上海市跳绳协会副会长、跃动跳绳创始人钟水军先生,会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工委委员、副局长唐迎春同志、会昌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管世强等领导出席活动,会昌县各中小学的老师与同学们也来到开幕式现场体验交流,共同见证隆重时刻。
活动伊始,会昌县跳绳协会的表演团队用一段精彩的交互绳表演技惊四座,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紧接着,会昌县委教科体工委书记、局长刘熔同志向到场的领导和嘉宾致欢迎辞,回顾了“一县一品”跳绳特色项目一年多以来的丰硕成果,并对未来两地校园体育赛事连通与体育文化交流互动的殷切期望。
随着活动拉开序幕,选手们各展其能,进行了1分钟单摇跳、1分钟1带1跳、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1分钟10人长绳同步跳4项竞速比赛与花样绳操规定套路赛。
尖端的智能体育设备和校园考训设备也在本次会昌县中小学生跳绳比赛中亮相,为选手们提供精确、公正的技术支持,将校园赛事的竞技项目进一步数据化、可视化。
本次项目不仅限于竞赛,更是上海和会昌两地合作与交流的进一步升华,诠释了“协助、进取、公平”的体育精神,小运动员和裁判们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体育精神完成了赛事,并在颁奖典礼中结束了充实的一天。
会昌县跳绳协会刘会长评价道:“会昌的校园体育氛围很棒,许多孩子积极参与户外活动,跳绳项目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跳绳协会牢牢地用跳绳与一座座城市系起美妙的缘分,在跳绳裁判员、教练员的基层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也见证了越来越多城市以特色体育项目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扶持青少年体育事业。
随着会昌县中小学生跳绳比赛的圆满落幕,沪赣两地在体育领域的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多方的努力和推广下,跳绳项目不但能打响城市名片,更能贯彻“体育强国,全民健身”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和民生品质!
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早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来源标注为每日早报/每日早报网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s://m.mrzbw.com/sys-nd/88.html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
这是第一篇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