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9时33分,青海首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育人初心"教师红色研学专列从西宁站启程。640名来自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教育工作者,将搭乘这趟满载使命的列车,奔赴海晏县开启红色研学之旅。这不仅是高原教育工作者的一次精神洗礼,更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创新实践。
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大地上,这趟专列承载着特殊的教育使命。车厢内,教师们手持《红色研学手册》热烈讨论;车窗外,金银滩草原的壮美风光与"两弹一星"精神交相辉映。当专列抵达海晏县原子城纪念馆时,教师们将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境界。这种"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在祖国西部边陲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青海此次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将研学实践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既体现了对教师群体精神成长的深切关怀,更彰显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决心。当教师们触摸原子弹模型、聆听功勋科学家故事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铸魂育人的精神火种。这些火种必将转化为三尺讲台上的生动教材,滋养高原学子的家国情怀。
从三江源头到河湟谷地,红色基因正在青海教育沃土上生生不息。这趟专列的汽笛声,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奋进号角;车厢里涌动的求知热潮,昭示着"红色育人"的无限可能。当640名教师带着信仰的力量重返课堂,我们有理由相信,雪域高原必将涌现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正是红色研学专列赋予新时代教育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