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蒲团扇承古意,一方拓片印时空。7月10日,在围场县第二中学阶梯教室内,140余人齐聚一堂,都在观赏团扇组的参赛人员以花为墨,用剪贴的技法在绸绢的扇面上勾勒出美妙的图案,芬芳的花瓣与玉白的扇面共同交织出“中和雅正”的韵味。这是围场县政协举办“非遗传承手工制作”大型活动的一个镜头。
“为进一步广泛宣传围场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以凝聚之力传承非遗之美,通过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以手传心、以技载道,让非遗走进生活、融入时代,成为推动全县文化建设、助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县政协经过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举办了此次非遗传承手工制作活动,共有140余名县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职工、非遗爱好者共同参与。”县政协副主席李栓宁介绍说。
“活动以团扇组和拓印组分别比赛。参加拓印组的人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宣纸以白芨水浸润,薄如蝉翼覆于拓片,加盖绢布,毛刷轻叩,令纸随石纹起伏,待晾干后,涂抹中国红复刻传统的印迹。”县政协教科文卫主任介绍说,经过激烈角逐,共计12名活动人员分别荣获团扇组、拓印组前三名。本次活动既增长了广大政协委员的非遗文化知识,又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县政协副主席李栓宁表示:此次活动以赛会友、加强沟通、促进友谊,激励广大政协委员在履职中开拓创新、积极献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县政协的各项工作中,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围场实践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与智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