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打造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新样板

——创新协同模式让劳动者维权“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牙侯捷
2025-07-08
来源:每日早报网

“以前讨薪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到综治中心一个窗口就能解决!”近日,在凤山县综治中心成功拿到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罗师傅感慨道。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凤山县人社局创新推出的劳动维权协同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数据共享、联合调解三大举措,构建起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体系,让劳动者维权从“多头跑”变为“一窗办”“一站结”。

一窗通办:维权时间缩短60%

6月21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梁某走进凤山县维权中心,因工伤赔偿事宜提交劳动仲裁申请等相关材料,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梁某在维权中心、法院、司法等窗口填写相关手续,整个过程仅需要20分钟。换成以前,梁某需要跑人社、司法、法院等部门提交材料,至少需要半天以上。

针对劳动者维权程序繁琐、部门分散的痛点,凤山县将劳动监察、仲裁、法律援助等职能集中入驻综治中心,打造“一窗受理、全链解决”服务模式。劳动者只需到综治中心维权窗口,即可完成投诉、调解、立案等全流程事项。

据悉,今年6月该模式正式运行以来,群众维权办事时间平均缩短70%,投诉材料提交次数减少75%,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数据跑路:提前介入化矛盾

“多亏网格员提前发现了我们的欠薪苗头,不然工钱可能真要打水漂。”在凤山县某建筑工地带班务工的农民工罗师傅提到的,正是凤山县创新的“网格预警—中心响应—部门联动”闭环机制。该县建立综治信息与人社业务系统数据互通平台,综治网格员巡查发现的隐患可实时推送至维权中心,实现提前介入、提前调解、化解在萌芽状态。

6月28日,综治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乔音乡上林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存在欠薪情况,民工欲到有关部门上访投诉。网格员立即将这一信息推送给维权中心。6月30日,维权中心联合住建、信访、公安等部门约谈企业及劳工双方代表,仅用一个小时就为29名民工追回劳动报酬共计6.75万元。

截至目前,该县已通过数据共享提前化解欠薪隐患12起,案件流转效率提升50%,维权模式从“被动受理”转向“主动防控”。

联合调解:破解欠薪大难题

对于复杂劳动争议,凤山县建立起“人社牵头、多部门会商”的联合调解机制。由综治中心统筹人社、司法、公安等单位组成调解专班,通过集中研判推动纠纷高效化解。

6月26日上午,砦牙乡居民牙某侯拿着房屋装修协议书到县维权中心窗口诉求称,2022年,其在思源街道帮韦某某家装修房子,双方签订装修合同。竣工后,韦某某向牙某侯支付80%的工程款,余下的工程尾款28万元一直未兑现。双方多次协商无果,牙某侯只能向维权中心窗口诉求解决。维权中心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联合法院、司法人员和公安民警组成调解专班,组织牙某侯和韦某某面对面调解。通过2个小时调解,双方达成协议,韦某某同意将余下工程款28万元一次性付给牙某侯。

这是凤山县维权中心联合调解追回农民工工资的一个典型缩影。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8起,为农民工追回欠薪115.45万元,案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8%。

“深化维权与综治协同机制,拓展‘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有效提升劳动维权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凤山县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说。(牙侯捷)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