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浙江商会承办的“向企而行”政校会协同服务民营企业对接会在津圆满举办

助力校企合作,赋能民企发展
2025-07-04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进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部署,7月1日,市工商联、市教委组织我市高校和商协会举办“向企而行”政校会协同服务民营企业对接会。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娄杰和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张晓辉出席会议并代表市工商联与市教委签约,市工商联副主席、中投(天津)智能管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海林,市总商会副会长、天津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涛出席会议。作为承办方,我会陶开坤会长代表在津商会发言,汇聚企业力量,推进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与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天津市浙江商会低空经济专委会会长王泰明,常务副会长吴丽华、林逸丹、郑立阳、刘华君,特邀常务副会长王凯,财税顾问陈高阳,副会长陈龙玉,我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刘蓉,执行秘书长刘卫国参加本次大会。我会还邀请到原首师大副校长、中国教育装备协会副会长李有增,北京稻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少忠,天津天星科技有限公司贾保才,创而新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姚春娜,中科昊宇科技公司董林,木牛流马公司张小丽参加本次活动。


娄杰在讲话中表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市工商联与市教委围绕服务民营经济开展了系列务实合作,组织了“校企紧握手”“民营企业进教委”及多场促就业活动,持续推动校企资源对接与人才服务。希望未来继续加强校企对接,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以卓越人才构建创新生态;夯实合作机制,以务实举措提升工作实效。市工商联将加强与教育部门、高校、民企的沟通联系,梳理解读惠企政策,宣传民企创新成效,持续推动民营企业与高校深化合作,携手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作出新贡献。


罗延安表示,市教育两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全力促进高校与民营企业深化合作,为民营经济发展贡献教育力量。扎实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技术转移机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8所高校设立独立的技术转移机构,创新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探索单列管理、赋权改革等突破性举措。期望未来在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中,进一步深化互信互助互惠,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探索出高等教育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天津市浙江商会会长陶开坤代表在津商会发言。他表示,民营经济是创新与就业的生力军,但面临核心技术、人才短缺等挑战。浙江商会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四项重点工作:建立“企业需求库”与“高校成果库”双库联动平台;组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精准对接;探索设立研发转化专项基金;构建人才联合培养与引进机制。商会将引领在津浙商深度融入天津科教资源,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政校协同发力 共谋民企发展新路径



会上,市教委与市工商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天津城建大学、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6家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代表分别与天津华绘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民营企业代表签约,标志着天津政校会协同服务民营企业机制迈入新阶段。市教委发布“向企而行”服务企业能力提升计划,提出将通过资源整合、需求对接、成果转化等举措,助力民营企业突破技术攻关与人才瓶颈。


市教委科研处副处长姜云峰作“向企而行”服务企业能力提升计划介绍。

专家建言献策 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高校代表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负责同志展示高校研究特色与科技成果,企业代表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机构代表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股份公司和科技服务机构代表七一二通讯广播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发言,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教授、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胡清华教授分别围绕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企业创新等主题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


此次“向企而行”活动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了有力平台,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对接、项目落地,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天津市浙江商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联动全球浙商网络,主动牵线搭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对接,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协同发力,为天津“十项行动”和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建设贡献浙商力量。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