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能源材料、新型涂料助推平陆运河建设——八桂之约·院士冬令营”活动在桂林举办。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州大学教授张久俊,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温兆银等专家、相关企业领导,以及广西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西新能源船舶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成员出席了本次活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教授线上出席。
张久俊院士对广西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锂离子电池动力新能源船舶技术进行了评估,并进行现场指导。活动期间,举办了广西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新能源船舶技术鉴定,与会人员在会上对锂离子电池动力新能源船舶在未来平陆运河的运行进行了讨论。
据了解,为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解决人类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突出矛盾,保护好绿水青山,广西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开始进行新能源船舶动力电池的研究。在广西创新驱动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漓江流域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联合攻关,由项目组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的新能源船舶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已在全国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技术已落户企业,达到年产50艘锂离子电池混合动力新能源游船和年产100艘纯锂离子电池动力新能源游船的产能,极大地解决了原来使用的燃油机动船舶污染重,噪音大的问题,有效促进了桂林漓江旅游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张久俊院士和专家现场观摩动力锂离子电池新能源船舶,了解新能源船舶运行情况
新能源船舶技术鉴定会现场
张久俊院士在鉴定会上发言
孙学良院士线上参加鉴定会